5月8日,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卢乐有紫·宜兴紫砂陶乐团团长周艳玲携紫砂陶埙亮相FM96.1宜兴交通台《小君访谈》栏目,讲述关于利永紫砂陶埙研发和陶乐团诞生的故事,并现场进行陶埙演奏。


卢乐有紫 · 紫砂九孔埙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陶土所承载的文化宽度和厚度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以陶为媒,先民们创造了不胜枚举的文化梦想。在这其中,宜兴紫砂陶文化,从宋末走来闻名遐迩,千年传承经久不衰。埙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约有七千年历史,以陶制最为普遍,独占中国古代“八音”中的“土”音。宜兴有7000多年的制陶史,是传承发扬陶埙最好的热土。经过3年多的研发,9孔紫砂埙在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实现“标准化”生产,攻克了长期以来这一民族乐器无法技术控制音准的难题。中超利永组建起紫砂陶乐团和古埙研究中心,由国内知名民族音乐家卢小熙、卢小新带队,并行开展紫砂陶民族乐器的研发与演奏。

卢乐有紫 · 宜兴紫砂陶乐团
卢乐有紫·宜兴紫砂陶乐团扎根于宜兴厚重的人文历史与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依托紫砂材质的优越性,深入挖掘宜兴特色,将紫砂陶、方言、名人、诗词、茶禅等各元素充分整合,以音乐形式表现。乐团成员来自利永紫砂各个部门。研发人员作为核心成员,既是各类乐器的研发者更是演奏者。实际的演奏训练与相关乐理学习,不仅有助于成员深度掌握乐理,彻底了解乐器的原理,打牢演奏基础。亲自参与研发过程,则有助于演奏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乐器本身,更好扬长避短,发挥出乐器的最佳状态。双重角色的转换,还有利于研发人员更深刻地了解研发过程中每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背后的机制,从而更好地回馈改良研发,不断提出更高标准,有深度地守正创新。

宜兴紫砂陶乐团携多种原创紫砂陶乐器首次登台亮相
乐团的第一次正式演出是在去年第十一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暨2022金秋经贸洽谈会上,乐团携紫砂陶埙、八音陶鼓、紫排箫等多种原创紫砂陶乐器首次登台亮相,与节目组精心编排的歌舞及现场艺人的现场展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的大型情景音诗画节目——《窑出万彩耀中华》。
精彩的表演将陶声、陶音、陶乐、陶曲、陶歌五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创造性地运用埙、鼓、编钟、排箫等多种紫砂陶乐器,以吹打演唱多种形式,立体化呈现紫砂与音乐的深度结合。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宜兴特色,首创的宜兴雅乐,将戏曲、丝竹、民歌、方言音韵化入旋律,在丝竹雅乐中带领人们领略宜兴人文与风情。

卢乐有紫 · 紫砂编钟
宜兴紫砂名扬海内外,卢乐有紫·宜兴紫砂陶乐团通过紫砂研制的箫、缶、磬、陶鼓、排箫、编钟等多种民族乐器渐成气候,有效拓展了紫砂的应用空间,让紫砂发出更多的声音,也代表了广大陶艺人守正创新的心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